宁波的向先生在今年8月,以24.5万元的价格,从当地一家二手车公司购入了一辆2017年的宝马740轿车。这辆车被标记为轻微涉水车,尽管价格相对低廉,但向先生考虑到自己已有修车预算,于是决定购买。
购买前,二手车中介提供了一份检测报告,显示该车辆在2021年第三季度曾遭遇水淹,维修费用仅为15000元。这份报告由车信盟平台出具,成为向先生决定购车的重要依据。
然而,事情并未如此简单。不久前,向先生在出借行驶证时产生了警觉,决定再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这次检测的结果令人震惊:车辆有一个高达33.3万元的理赔记录,而这一点在之前的检测报告中并未提及。
面对两份截然不同的检测报告,向先生感到困惑和愤怒。他质疑为何同一家检测机构车信盟会出具两份差异如此大的报告。对此,车信盟工作人员解释称,如果检测报告中有未结案的理赔记录,理赔金额是不会显示的。当初的检测报告确实注明了2024年二季度的维修记录,但由于尚未结案,理赔内容和金额均为空白。平台认为这一点已经明确告知,买卖双方应自行留意。
向先生咨询了专业人士,他们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尽快将车辆售出,二手车商故意拖延结案时间,导致理赔记录延后上传;二是数据更新存在延迟。
在向先生看来,自己显然被欺骗了。他要求二手车商进行赔偿。然而,二手车经纪公司却表示他们只是纯中介,所有信息均来自车主,并已如实告知买家。中介还提供了原车主的联系方式,原来是一家修理公司,这辆车是他们从拍卖公司购得的。
据了解,这辆车因水淹被保险公司定为全损,并理赔了33.3万元。之后,保险公司将车辆拍卖,修理公司拍得后进行了修复,并转手卖给了这家二手车公司。
有律师指出,由于二手车中介已经明确告知车辆为泡水车,向先生很难以此为由主张退车或要求退一赔三的赔偿。目前,向先生仍在与中介协商后续事宜,希望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