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产家庭的书房里,一种被称为“大路灯”的落地护眼灯悄然流行,成为书房的新宠。然而,随着其价格逐渐浮出水面,这款看似高端的产品也引发了消费者的热议,许多人质疑这是否又是一场智商税的征收。
这些大路灯,即便是入门级别,售价也轻松突破千元大关,部分高端产品的价格更是逼近五千元。初次接触大路灯的消费者,无不对其价格感到咋舌。那么,这些价格昂贵的大路灯,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
事实上,大路灯的正式名称是“落地护眼灯”,护眼功能被商家作为其主要卖点进行宣传。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国家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并未对“护眼”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无论是用于读写照明的台灯,还是宣称具有护眼功能的台灯,都被统称为读写作业台灯。而在最新的《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中,虽然对电气安全和光品质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但对于“护眼”这一表述,依旧缺乏具体的标准和界定。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既然“护眼”缺乏明确的执行标准,那么大路灯所宣传的护眼功能是否仅仅是一个营销噱头?对此,许多已经购买了大路灯的家长表示了疑虑。他们坦言,尽管感觉这可能是一笔不必要的支出,但仍然选择购买,因为“买了可能没用,但不买心里总会不安”。
对于这部分家长而言,购买大路灯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孩子的视力,预防近视的发生。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乐观。据眼科医生透露,在首批购买护眼灯的用户中,仍然有不少人出现了近视的情况。医生强调,预防近视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合理用眼,而依赖护眼灯等外在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家长的眼中,大路灯似乎承载着他们对孩子健康的期望和担忧。然而,面对高昂的价格和缺乏明确标准的护眼功能,消费者在购买时仍需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