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直接通信破纪录!104.8公里稳定传输速度达2.38千比特每秒

   时间:2025-02-24 07:07 来源:ITBEAR作者:赵云飞

近期,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与北方工业大学的联合努力下诞生。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系统,并在实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该系统在实验中稳定地实现了2.38千比特每秒的传输速率,通信距离更是达到了104.8公里,并且在连续168小时的测试中保持了这一性能,刷新了长距离量子直接通信的世界纪录。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量子直接通信技术从理论探索迈入了实际应用的大门,同时也为未来的信息安全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

量子直接通信的概念最初由清华大学的龙桂鲁团队提出,其核心理念在于利用量子态的独特性质实现安全通信。该技术具有五大显著特性:能够即时感知窃听行为、有效阻止窃听活动、与现有网络架构兼容、管理流程简化以及具备隐蔽传输的能力。然而,如何在充满噪声、损耗严重且存在潜在窃听风险的量子信道中,利用极易受到干扰的低能量量子态实现高效、可靠的通信,一直是科研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过去,量子直接通信多采用双向协议,即通信双方需要多次往返传输量子态,这大大增加了系统损耗,严重制约了通信性能的提升。例如,在2022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团队曾创下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的世界纪录,但当时的传输速率仅为0.5比特每秒,仅能用于传输非常简短的信息。

为了克服这一技术瓶颈,龙桂鲁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单向量子直接通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攻克了高噪声、高损耗信道下的编码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信道掩码增容技术,并成功研发了高速量子态调制解调器。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在同一组光量子态下同时完成信息的安全传输与密钥协商。

在实际测试中,研究团队利用长达104.8公里的标准光纤通信链路,成功实现了连续168小时、速率高达2.38千比特每秒的稳定传输。与2022年的系统相比,此次研发的量子直接通信系统在传输速率上提升了惊人的4760倍,这一显著提升标志着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已经具备了实际应用的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